“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期。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战略重点,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为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相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结构优化,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全省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1.产业总量明显扩大。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4193.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8602.1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0.6%,高出全国同期2.2个百分点。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1%,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服务业投资4.7万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6倍,2015年服务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2.2%。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传统业态转型步伐加快。2015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53.4%,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47.7%。“十二五”期间,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9.6%、13.8%,比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9个和3.2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9.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
3.增长贡献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3.4%,比“十一五”时期提高2.1个百分点。2015年服务业完成各种税收1663.6亿元,占全部税收50.3%。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3.4%,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2个百分点,2015年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9.5%,比2010年高3.7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城乡居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4.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服务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末服务业登记注册企业44.9万户,占全省企业数的69.2%,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连续多年进入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一批体量大、产业链长、配套性强的服务业园区(基地)加快建设。截至2015年末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00个,入园企业17407家。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势头明显,2015年合肥、芜湖、马鞍山、黄山四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8%,较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
5.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成功争取并顺利推进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16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价格改革、“营改增”试点、注册登记改革顺利实施,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服务业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十二五”全省服务贸易累计实现215.9亿美元,年均增长22.2%,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1.8%,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3.3%。
但必须看到,受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化水平、政策支持等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省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规模比重较小。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仅相当于江苏的25.2%、浙江的40.3%、湖南的67.4%、湖北的67.5%,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全国11.4个百分点,居全国后列。二是产业层次亟待提高。2015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三大传统服务业占比达33.1%,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不足,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粗放、功能亟须加快提升。三是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偏少,2015年全国服务业500强中,皖企仅占15席,专业人才缺乏、品牌竞争力较弱、集聚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四是体制机制约束较多。服务业深化改革任务仍然艰巨,部分领域对民资和外资开放不够,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滞后于服务业发展要求。
表1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2010年 | 2015年 规划目标 | 2015年 实际值 | 年均 增长 |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4193.7 | 9120 | 8602.1 | 10.6% |
服务业占GDP比重(%) | 33.9 | 38 | 39.1 | [5.2%] |
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 | 35.8 | 42 | 39.5 | [3.7%] |
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 | 49.5 | 52 | 53.4 | [3.9%] |
服务业投资额(亿元) | 6010.5 | 13035 | 12502.9 | 15.8% |
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 12.7 | 23 | 53.4 | 33.3% |
服务贸易额(亿美元) | 24 | 60 | 65.5 | 22.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4151.5 | 9500 | 8908 | 16.5% |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 396.2 | 1200 | 1241.9 | 25.7% |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 457.64 | 1200 | 833.7 | — |
旅游总收入(亿元) | 1151 | 3000 | 4120.2 | 29.1% |
商务服务增加值(亿元) | 245.3 | 650 | — | — |
注:1﹒[ ]表示累计数。
2﹒表中增加值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3﹒文化产业增加值十二五规划目标采用原口径,2015年实际值采用新口径。
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国家尚无统计口径,该处所指的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
信息技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
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加速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服务业对稳增长、扩就业、调结构、促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当前,我省人均GDP跨过5000美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步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必然选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提升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三五”时期,安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服务业加快发展面临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奋力跨越期。
需求升级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延伸了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价值链;消费结构逐步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医疗保健、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增长空间广阔。
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服务业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和互联网、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带来发展格局和消费模式的深刻变化,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和产品化持续推进,服务内容、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加速创新,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强大支撑。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服务业发展新活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准入和政府管制逐步放开,将进一步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速提升服务业市场竞争活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有利于我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服务业开放合作。
政策红利叠加带来服务业发展新机遇。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陆续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等政策意见,研究制定《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省委、省政府启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政策配套体系,健全省市县上下联动和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为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政策动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重大战略部署,以市场化、专业化、品质化、国际化为方向,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为抓手,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产业集聚、跨界融合,培育形成带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创新驱动、融合共享。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技术、业态、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加快服务业内部行业之间、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之间融合渗透,形成跨界生长的服务经济生态系统,全面拓展服务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重点突破、协调推进。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重点行业和区域率先突破、先行先试,补齐发展短板,增强示范效应,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和传统业态改造提升并举,服务体系完善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同步,形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协调联动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龙头带动、集聚发展。坚持内引外联,推动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安徽服务品牌。突出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导向,引导服务业向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有条件的城镇加快集聚,促进提质增效,强化辐射带动。
——开放合作、一体发展。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大力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承接服务业转移,加快向民间投资和省外境外资本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产品出口,全面融入长三角服务业分工合作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全面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优势,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支撑。
1.总量规模稳步扩大。服务业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2%;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力争达到44%。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较大提升,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重点行业发展实现突破,服务业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
3.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业领域研发投入快速增加,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较快增长。到2020年,入围全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力争达到20家,新建国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个、省级项目100个,培育100个省级以上知名服务品牌,“安徽服务”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4.集聚水平加快提升。“双核一带三区”的空间格局加速形成,合肥、黄山、芜湖等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20年,全省建成2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一批示范园区及特色小镇,培育形成若干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集聚发展基地。
5.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类服务业综合改革及专项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基本形成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府服务管理模式。服务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110亿美元。
表2 “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目标
指 标 | 2015年 现状 | 2020年 目标 | 年均 增速 |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8602.1 | 15000以上 | 10%以上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39.1 | 42以上 | [2.9%以上] |
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 | 39.5 | 44 | [2.5%] |
服务业投资额(亿元) | 12502.9 | 22000 | 12%左右 |
生产性服务业占比(%) | 47.7% | 50%以上 | [2.3%以上] |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 1255.9 | 2500 | 15%左右 |
旅游业增加值(亿元) | 1316 | 2520 | 14%左右 |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 833.7 | 1800-2000 | 16.6-19.1% |
现代物流增加值(亿元) | 1280 | 2500 | 14%以上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574 | 2500 | 30%以上 |
全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家数(家) | 15 | 20 | [5] |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家) | 100 | 200 | [100] |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65.5 | 100 | 10%左右 |
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 53.4 | 110以上 | 16% |
注:1﹒[ ]表示累计数。
2﹒服务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
以服务支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顺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产业融合,推动专业化发展,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不断提高我省产业综合竞争力,为建设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1.现代金融。围绕产业创新和转型需求,进一步提升现代金融业发展水平,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快引进和培育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业务流程及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众筹、应收账款凭证(合同)流转等。鼓励发展科技保险、医疗保险、旅游保险、巨灾保险等保险产品。完善创业投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发挥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盘活资产功能,探索设立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加大产融结合力度,引导省内金融公司参与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发展农业租赁、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探索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涉农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开展金融扶贫。支持合肥依托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国家级金融服务中心。推进芜湖金融产业园、马鞍山皖江国际金融中心、铜都金融中心、皖北金融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地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监管,及时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金融业成为全省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2.现代物流。主动对接产业物流全过程,加快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在物流领域的推广运用,推动传统物流向专业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发展,推动物流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等其他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一圈、四区、多点”的区域布局和“两纵三横”网状物流通道,支持合肥物流圈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积极建设芜(湖)马(鞍山)、安庆、阜阳、蚌埠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形成以制造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电商物流、国际物流为重点,其他专业物流协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进一步规划整合各类设施资源,重点推动物流园区优化布局、错位发展。围绕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发展、现代化标准化建设、绿色物流等重点任务,实施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产品和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化、大宗商品和再生物资物流、应急物流等工程,建设20个左右省级示范园区,组织实施100个左右重大项目。到2020年,力争物流业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超过250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比重比2015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3.科技服务。以满足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需求、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技术(产权)交易、科技咨询等行业,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围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一批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加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工业设计与装备制造、汽车家电、消费品工业、文化创意等领域融合发展,建设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等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中心,创建工业设计产业示范基地,支持蚌埠市联合中国科学院建设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大力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支持技术交易机构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搭建军民融合科技转化平台,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规范有序发展。到2020年,培育100家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建设10个辐射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4.信息技术服务。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融合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水平。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行业,促进定制生产等新模式发展。加强语音技术、5G通信、未来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先进技术研发,推进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支持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多媒体、移动搜索、移动支付、互联网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加快推动物联网关键软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围绕数据感知、传输、处理、分析、挖掘、应用、安全等大数据产业链,积极开展数据采集、储存、交换和处理等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技术产品产业化,积极发展增值业务。大力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引导专有云有序发展。加快建设“政务云”,建立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社会管理中的应用推广。加快建设淮南大数据、宿州云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合肥云计算大数据生产应用中心,形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大力培育第三方信息技术服务商、系统集成商以及方案解决商。支持企业所属的信息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拓展信息服务范围。支持信息技术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蚌埠等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建设。支持合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打造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到2020年,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5.电子商务。以打造“电商安徽”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普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快建立与安徽产业特色相适应的工业品网络零售和分销体系。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加强多种形式的联营协作。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和“快递下乡”,加快电商平台地方特色馆及村级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特色小镇和“电商村”。加快快件分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电商发展能力。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推进跨境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进一步完善功能。推动社区商业电子商务发展。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网络交易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信用评价等环节的集成应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与旅游、汽车、农产品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应用示范,加快推进蚌埠全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云商、汽车O2O、特色农产品电商等电商平台。加快培育本土电子商务品牌企业,打造一批资源整合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本土龙头企业。加快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电子商务与信贷、信用卡、电信等其他社会领域信息对接与共享,逐步建立电商企业征信档案。到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网络销售额超过25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和30%。
6.商务服务。以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等为重点,加快提高商务服务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优势产业,以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为重点,培育本土总部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我省设立综合性总部、地区总部、职能型总部。依托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影响力大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支持各地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培育形成一批“亿元楼”,促进资产管理、兼并重组、财务顾问、后勤管理、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集聚发展。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行业。鼓励各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展览场馆建设、展览服务体系构建和展览活动谋划,积极发展各类高层次展览和会议论坛的外包服务,探索举办网络虚拟展览会等会展新模式。鼓励展览企业建立同业战略联盟,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展览集团和领军企业。争取举办高层次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鼓励企业参加全球展览业协会,支持重点品牌展览通过国际认证。
7.人力资源服务。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和品牌建设,深层次开发人口红利,推动我省从民工大省向技工大省转变,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以合肥都市圈为中心,建设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高地,支持阜阳、蚌埠、安庆、芜湖等地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配置中心。积极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力资源服务,支持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引进高端急需紧缺人才和购买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加强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开展合作。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需求的服务产品,推进服务类型由人事代理、档案管理、劳务派遣等低端服务向人才测评、薪酬管理、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中高端领域升级。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发展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建设专业性人才队伍。到2020年,机构总数达到1500家,骨干企业100余家,龙头企业10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行业年营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
8.检验检测认证。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促进品牌和标准化建设,为提升“安徽制造”“安徽服务”品牌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计量、检验等服务,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不断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依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以及政府检验检测机构等资源,引导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检验检测服务业功能园。鼓励业务相近或相同的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行业整合重组,打造一批规模大的检验检测集团。引导省内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推进检验检测能力和结果互认。积极培育发展在线检测新业态。
9.节能环保服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服务业,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医生”诊断,打造“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行业企业提供节能项目设计、装备采购、人员培训、节能诊断、节能监测、信息咨询、节能低碳认证、运营维护等服务。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工业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鼓励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产品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积极培育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健全废旧物资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引导发展再制造产品性能评价、质量检测和产品认证等服务。探索建设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交易试点。
10.服务外包。充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机遇,进一步整合资源,适应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鼓励发展服务外包,进一步做大服务外包规模。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与主业相关的服务外包,推动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由产品供应商向服务集成供应商转型。积极发展远程检测诊断、运营维护、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新业态。大力引导企业突出核心业务、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组织机构,鼓励将信息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整体解决方案采用“众包”方式进行外包。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业务,鼓励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将可外包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企业。积极承接软件开发、数据共享、呼叫中心、财会核算、金融服务、动漫游戏、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气象服务等服务外包业务。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创新园区开发和运营模式,与省外先进园区开展人才、技术和经验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合肥、芜湖、马鞍山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园区。
积极把握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重点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产业,推动商贸流通、家庭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升级,丰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向便利化、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1.文化产业。深度挖掘徽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科技+”“互联网+”行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印刷复制、工艺美术、展览展示等转型发展。加强计算机图形图像、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在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相关产业中的集成应用。加快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和合肥市包河经济开发区创意文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推动传统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优化重组,支持安徽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安徽演艺集团、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新媒体集团和科大讯飞股份公司等建成一流文化企业。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办好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农民歌会、安徽省艺术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马鞍山李白诗歌节、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赛、杏花村文化旅游节、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节庆等,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建设文化“走出去”战略基地和外宣窗口,实施皖版图书、皖产影视、特色演艺精品出口行动计划。到2020年,打造500家以上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争创3个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10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建成创新型文化强省。
2.旅游业。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进一步提升全省旅游业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大黄山国家公园,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推进合肥都市圈旅游联动发展,打造环巢湖国家级旅游休闲示范区,形成以商务会展、科教人文、都市观光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支持皖北和大别山地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历史故居、中医药健康旅游、康体旅游、户外运动、禅修养生等特色旅游,着力建设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实施旅游休闲提速和产业集聚发展行动,推进A级景区经营体制改革,支持设区的市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城市旅游休憩带和特色旅游商业街,大力推进骨干企业和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加快建设一批省级旅游地产品直销中心,选取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体现安徽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交通主干线与3A级以上景区、水利风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到2020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超过20个,新增国家5A级景区8家,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单位10个,力争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7%,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十、中部前列,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3.健康养老。利用我省优越的生态本底和丰富的养生、医药文化内涵,构建融合安徽特色的医疗保健、康复养老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健康产业基地。支持发展健康服务机构,推进医药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和进一步放大“北华佗、南新安”传统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和生态疗养服务业,推动健康咨询、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加快智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一批远程会诊中心,推广家庭医生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发展的投入力度,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开展公建民营养老试点,支持发展居家养老、社区综合服务、大众化集中养老等面向大众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选取有条件的县区开展“互联网+医养”试点,积极引导部分医疗机构转型发展,推动各类疗养机构转型为健康养老基地,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型养老基地,培育一批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护理机构。推动体育产业与健康养老融合发展,培育体育活动表演、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用品、户外运动和体育彩票等业态,支持各地打造一批特色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到2020年,建成10个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园区)、100个健康养老示范机构、300个健康养老示范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4.商贸流通。按照差异化、特色化、便利化的原则,提升城市和中心城镇商贸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优化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商业的网络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社区便民商业。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加快农村商贸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升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效率。探索设立外贸商品工厂店、品牌折扣店等O2O新业态。落实“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鼓励流通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服务创新,提高流通服务效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推动传统商贸升级改造,建设一批集展贸直销、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物流配送、融资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打造面向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中心。完善城市快递配送模式,鼓励快递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合作共建末端服务网点,推动快递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景区,推广应用智能快件箱等自助服务设施。推进商贸流通标准化行动计划,指导合肥、马鞍山做好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鼓励商贸企业兼并重组,培育若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大力发展徽菜产业,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等,提高住宿餐饮服务的文化品味。支持老字号商贸皖企向“店商+网商+服务商”转变,提高企业品质化、信息化、服务化水平。到2020年,建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平等竞争、畅通高效的商贸服务体系。
5.家庭服务。积极适应社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引导家庭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高品质发展。推动家政服务由保洁、保姆、搬家等传统服务向高级管家、精神陪伴、育婴早教、涉外保姆等现代服务拓展。建设一批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提升社区体育、医疗、养老以及商业网点等功能。依托社区服务体系,统筹发展洗染、废旧物质回收利用、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社区保洁、社区保安等家庭服务,积极发展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新业态。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推进司法矫正、青少年服务、社会福利等专项社工服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着力打响“皖嫂”品牌,大力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家庭服务业公益性服务平台、呼叫中心平台,逐步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快建设一批家庭服务业实训基地和示范基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到2020年,家庭服务业成为服务民生、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产业。
6.教育培训。以科教大省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培训对外开放,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实现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顺应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发展新需求,支持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积极推进技能培训、兴趣培训等服务模式和内容创新。发展互联网教育、远程教育,开展未来教室、创新实训室试点,建立完善开放式教育培训云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智能化学习平台。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兴办教育,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金融、产权和社保等政策,建立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购买教育服务制度。围绕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开放型人才培养力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
7.房地产服务。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公租房分配和运营管理,逐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完善普通商品房供应,引导房产企业去库存,加大对自住型、改善型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节能、节水、绿色、低碳住宅,完善住宅产业化链条,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全省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住房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住宅小区周边教育、医疗、商贸服务配套建设,推动物业管理、房屋中介、家装设计、安装维修等关联产业健康规范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建设与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型。到2020年,基本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
顺应服务经济发展潮流,扎实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和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依托龙头服务企业成立创新技术联盟,开展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和推广应用。利用互联网构建多方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推进服务供给者和需求者互动开发、联合开发。大力发展创意经济,推动创意与产品、服务有机融合。引导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材料、军工航天等技术在服务领域转化应用。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智能出行、在线旅游、远程教育及医疗、上门服务与短租等新兴服务业态。推动分享经济在交通、住宿、餐饮、金融、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等领域率先突破、加快发展。明确分享网络平台运营范围和权责边界,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和消费者多方共治的监管模式。设立集研发中心和孵化器于一体的分享经济创新实验室,搭建高校、研究机构与分享经济创业项目的产学研转化平台。加大政府对创新型服务的购买力度。加强服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制定新模式、新业态保护目录。加强服务业新业态研究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政策诉求,对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坚持包容理念,积极引导、规范发展。
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和产业发展基础,聚焦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整合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协调互动的“双核一带三区”空间格局。
瞄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加速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业态集聚,推进服务业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强化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省服务业提升能级,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支持合肥在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构建“433”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商务会展、健康服务等领域高端化发展,促进优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集聚,进一步提升人文环境和人居品质。到2020年,合肥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服务业重大集聚平台,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软件名城、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和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
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发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样本。按照全域旅游理念,促进黄山及池州、宣城、安庆文化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农业、科技融合发展。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提升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支持皖南古村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扩大范围。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促进徽州四雕、青铜工艺、文房四宝等特色商品规模化、品牌化。推动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打造皖南世界遗产之旅、九华山朝圣之旅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旅游+”文化、农业、健康体育、休闲度假、互联网等新兴业态,支持建设一批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集聚村。到2020年,建成以文化旅游服务为特色、高品质、国际化的服务业示范区,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按照打造引领全省转型发展新支撑带的总体定位,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关键抓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推动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和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提高创新能力。支持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港口建设,推动资源整合,联合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物流中心。大力推进芜湖、安庆、滁州等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创建若干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打造一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支持马鞍山、宣城等检验检测产业发展。推动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和苏滁、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以及各市集中示范园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都市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凸显,建设成为与先进制造业互促互补、集聚融合的重要发展轴带。
1.两淮一蚌服务业引领转型区。利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契机,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完善服务业空间布局,引领沿淮地区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升级。鼓励传统制造业、采掘业主辅分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服务供应商转变,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物流、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带动能源等传统产业升级。完善老工业基地扶持政策,鼓励利用工业用房、仓储用房等兴办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安徽皖北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投入。到2020年,成为全国重要的服务业引领产业接续替代、转型升级先行区。
2.阜亳宿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区。发挥人口、农业资源优势和综合交通优势,推进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建设,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围绕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完善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业科技、农村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生物医药、现代中药、云计算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推动服务业优化提升。到2020年,建成中原经济区服务三农为主的服务业新增长极。
3.大别山特色服务业加快培育区。依托大别山地区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深度开发红色旅游和生态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保健养老、休闲养生、疗养康复、运动健身基地。积极发展综合性、专业化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加快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商贸等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试点。到2020年,建成以“红色+绿色”为特色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
围绕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着力完善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资本和金融创新体系、平台和企业创新体系、制度和政策创新体系。支持在现代物流、动漫设计、检验检测、智能语音、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支持服务业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支持围绕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运营机制和孵化形态,着力构建一批适应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和特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众创空间。建立一批以众创空间为主体,科技咨询机构、科技金融机构、产权保护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集聚发展的创新创业服务集聚区,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科学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公共服务。加快推广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经验,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支持组织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安徽品牌。
专栏1 创新创业推进工程 建设一批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科技服务平台及创新载体,到2020年,市级以上众创空间超过300个,形成一批专业性强、转化率高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若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 |
鼓励和引导各地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和软件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加快培育建设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强化分类指导,支持各地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道路,引导合肥、芜湖等推动集聚区加速提档提质、转型升级,鼓励皖北地区集中力量培育若干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工程,重点培育50家左右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省级示范园区,择优培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集聚发展基地。因地制宜引导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有条件的城镇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支持合肥、芜湖、黄山、蚌埠等城市率先开展服务经济转型,集中布局商贸、商务、金融、文化、健康等服务功能区,支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中央商务区、创意园区、文化娱乐中心等。加快打造一批服务业强县、强区,形成一批服务功能强、带动作用大的服务业特色小镇、商业特色街区。按照一体化、网络化的思路,加快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电路、气路、网路、商路建设,改善服务业集聚载体基础支撑条件。
专栏2 集聚载体提升工程 加快建设若干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快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肥市包河经济开发区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围绕电子商务、数字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培育建设若干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集聚发展基地。 培育建设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瞄准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和软件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培育建设50个左右主导产业鲜明、创新性强、带动效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示范效应的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到2020年,50个省级示范园区中,10个左右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30个以上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打造一批服务业重点城区和特色小镇。支持各地加快建设新型商业区、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集中布局商贸、商务、金融、文化、健康等服务功能区。支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时尚创意、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信息经济以及传统优势服务业等领域,科学规划设计,推进要素集聚,加快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 |
大力推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开拓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发展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电商等新兴流通业态。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建立创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大田物联网区域工程升级,开展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以打造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农事体验等产品和业态,推动农家乐由点向片集聚提升。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网络,加快整合建设一批涉农服务平台。加强农村快递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农村快递”便民服务平台。支持快递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新模式。搭建全省农业大数据中心,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稳定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一站式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及村级服务站点。培育合作服务组织、服务型农业企业和社会服务组织等经营性服务机构,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学校、卫生室、文化站、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村邮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专栏3 涉农服务创新工程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试验示范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和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建设。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传统手工艺计划。开展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 建立健全安徽—以色列物联网合作交流机制,开展先进农业技术示范工程。 |
突出重点行业和新兴领域,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国内上市企业在我省设立公司总部、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或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数据中心、采购中心等。大力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细化专业分工,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融资、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拓展服务半径,做大市场规模,实现跨区跨境发展。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引导中小微服务企业通过联合采购、共同配送、平台集聚、设立联盟等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协作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一批服务业“小巨人”。到2020年,培育形成100家具有全国一流水平、引领行业发展的服务业领军企业。
专栏4 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实施主辅分离推进计划。鼓励生产制造业企业将研发设计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信息、物流、售后和社会服务等业务组建成为专业化的法人企业。各市和省有关主管部门每年确定一批有条件的企业作为主辅分离试点单位,加大力度推进。 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外包、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商贸流通、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服务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培育引进带动能力强、增长潜力好、品牌影响大的现代服务业百强企业。 |
围绕产业链延伸拓展,加大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在重点行业、新兴领域建设实施一批业态新、影响力强、拉动效应大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全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和三年滚动计划,着力强化服务业项目储备,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实施,提高项目的带动性、引领性。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项目建设属地负责制,强化部门帮扶企业联系协调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分级调度。加快制定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投资强度和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支持服务业重大项目、集聚区和优势企业。“十三五”期间,选择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专栏5 项目提质提效工程 现代金融: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皖江科技银行、美的消费金融、铜陵铜都金融中心、阜阳颍淮金融中心、黄山市金融小镇。 现代物流:中国物流合肥基地、淮北传化公路港物流、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宿马物流产业园、蚌埠皖北物流中心、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阜阳铁路物流港、滁州明光广大物流城、安徽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皖江综合物流基地、安庆市(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共生物流“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中心、马鞍山郑蒲港新区临港物流产业园、宣城市联邦物流园等。 电子商务: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铜陵高铁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三只松鼠“互联网+”食品全渠道商业模式电商产业园、乐游网、淮北凤凰山电子商务产业园、蚌埠高科电商物流产业园、阜阳皖北快递产业园、六安双渡现代电商物流产业园、安庆市556电子商务产业园、皖新传媒文化产品电商产业园、马鞍山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广电集团家家购物“全球购”基地等。 科技服务: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清华启迪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蚌埠工业设计产业园、马鞍山工业设计中心、中国科技开发院(芜湖)高新技术服务基地、六安大学科技园、智慧交通黄山基地等。 信息技术服务:前海人寿全国后台总部、芜湖智慧城市、宿州智慧云计算产业园、蚌埠华夏云谷云计算产业基地、华讯智慧教育产业园、“宽带安徽”建设与应用项目、中国航天卫星综合应用产业园、马鞍山东华村镇云平台、安庆市智慧产业园等。 服务外包:合肥创意产业基地、宿州阿尔法游戏总部中心和游戏产业园、蚌埠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阜阳保安金融物流基地、华拓数码马鞍山交付基地等。 文化创意:中航工业合肥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投中心书城、合肥国际动漫城、芜湖大砻坊文化科技产业园、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工程、黄山市徽州文化生态艺术长廊、滁州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梅戏数字文化制造后台基地等。 休闲旅游:“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二期、芜湖华强五期、司空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蚌埠大明文化产业园、兴茂中国悠然蓝溪旅游度假景区、大皇藏峪旅游文化产业园、六安大别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寿县古城综合旅游开发工程、祥源颍淮生态文化旅游区等。 健康养老:省立医院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巢湖半岛国际健康城、岳西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芜湖万基大健康产业园、阜阳润源特色养老项目、上海(黄山)练江休闲健康养老社区、蚌埠市民政园、马鞍山市颐然养老社区、阜阳养老康复一体化项目等。 商贸服务:合肥特色商业街区、芜湖亚夏国际汽车文化财富广场、南翔恒泰(宿州)国际商贸物流城、中国(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阜阳宝龙城市广场、淮南市国际商贸城、淮北万达城市广场、马鞍山市东誉城、安庆新城吾悦广场、中国供销大别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 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百强项目,实行动态化管理。力争到2020年,10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
把服务业人才培养纳入全省人才发展重点工程,加快制定和切实推进海内外高级服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支持服务业高端人才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各层次人才市场平台作用,加快引进现代金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软件技术、数字创意、工业设计、信息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高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鼓励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机构,以高等院校、龙头企业、重要集聚区等为依托,打造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载体,切实解决入户、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服务业学科专业建设,继续推进校企共建服务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再培训、再教育。推动开展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积极加大海外合作,拓展境外合作培训渠道。实施“江淮双创汇”行动计划,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地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促进人才柔性流动。大力推行技能大师工作室,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打造“徽匠”品牌。
专栏6 人力资源支撑工程 推进省“115”产业创新团队、阿里巴巴“百城千校百万英才”、“千县万村百万英才”、亳州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程等建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高端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到2020年,引进50个以上服务业发展创新团队,培养上万名现代服务业中高级人才。 |
推进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推广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对比和评价。鼓励企业通过组建标准联盟参与服务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推进优势特色领域的标准国际化。建立服务业品牌培育机制,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加快培育一批本土服务业品牌,创造“安徽服务”精品品牌。鼓励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加强商标品牌法律保护,完善品牌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
专栏7 品牌标准升级工程 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服务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大商标、老字号等品牌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到2020年,力争拥有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5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0个;创建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品牌示范区,力争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0个。 |
聚焦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难点问题,着力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为全省服务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总结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大力推进铜陵市铜官区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在经济基础较好、服务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县(区),继续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支持试点区域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探索发展路径、拓展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
专栏8 改革试点示范工程 重点围绕制造业主辅分离、服务业集聚区示范提升、服务业特色小镇建设、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服务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县(市、区),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探索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稳步推进一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到“十三五”期末,全面完成铜陵市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任务,规划建设10个以上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
依据“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布局,推动航空、港口、铁路等各类口岸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做强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货运通道,支持皖北、皖西、皖东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设内陆“无水港”。推动口岸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和综合效益。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有序申建进境指定口岸,完善口岸功能。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积极申建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合肥滨湖新区申建国家级新区步伐。大力支持安徽旅游、徽文化、徽菜、中医药等特色服务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服务贸易重点企业。提高省内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能力,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产业企业。进一步发挥好徽商大会等平台的招商引资作用,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完善长三角产业合作协调机制,积极吸纳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和转移。
专栏9 开放平台创建工程 提升口岸承载能力。推动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5个沿江一类水运口岸扩大开放,加快池州九华山机场申建国家一类空运口岸,支持合肥、蚌埠、阜阳等市申建国家一类铁路口岸。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信息化建设。 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建设。推动合肥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申建保税物流中心。 |
1.实现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边界,完善服务业发展市场导向机制,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切实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建立服务领域平等规范、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全面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进一步优化前置审批、认定、验收环节和程序,取消不必要的中间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
2.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为中心,分类推进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服务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及能够分离的生产性经营部门一律转为企业,将从事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按非营利性机构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3.深化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等服务价格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最大幅度减少服务业政府定价项目,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落实服务业水电气同网同价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开展电力、天然气直接交易。
1.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整合各级各类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的类别和数量。发挥省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天使、创业、产业基金,投向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和新兴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质押、保理等金融服务。大力推广“税融通”业务,建立和推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增信融资”模式。支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探索以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方式为服务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和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
2.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和交换机制,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安徽)平台等,实现全省公共信用LD中国有限公司和资源整合共享。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加强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引导、推动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加强诚实守信和违法失信行为LD中国有限公司,推进跨区域、跨部门信用联动奖惩,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信用环境。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知识产权经营体系和交易平台,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利用。引导企业尊重、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预警防范机制,加大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判罚力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4.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全面清理整顿服务领域涉企收费,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并常态化公示。降低服务业企业社会保险缴纳比例。加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健全服务企业用地配套优惠措施,降低企业土地使用成本。加大高速公路收费监管力度,规范港口、机场、铁路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便利化政策落实,优化通行环境。
1.健全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推进小组职能,建立健全推进小组会议、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要成立相应推进机构,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省、市、县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及时沟通交流,形成日常工作联络和联合推进机制。积极适应服务业轻资产特性和新业态不断兴起的趋势,探索建立我省服务业研究智库,主动加强对服务业发展趋势、政策等跟踪研究。
2.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建立健全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大力推进服务业全行业统计。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统计工作职责,尽快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重点行业和新业态的统计制度,健全行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分析季报和服务业发展白皮书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考核指标,稳步提高服务业在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3.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加强服务业中介组织网络建设,培育壮大一批人才、科技、金融、法律等服务中介机构。完善服务业领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有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技术创新、协调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协会推动、行业自律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
省有关部门要以本规划为依据,抓紧制订各细分行业专项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形成完整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各市要抓紧编制“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强与各类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构建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规划体系。规划执行过程中,要定期督促检查,强化评估考核,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